1.胼胝體是人類大腦的重要部分,是連接大腦左右半球的主要通道。研究表明,專業(yè)打擊樂演奏者的大腦中,胼胝體中的纖維比一般人少且更粗壯。因此,練習打擊樂能夠有效刺激甚至改變大腦結構。
補充以下選項作為前提,最有助于使上述結論成立的是:
A.專業(yè)打擊樂演奏者的大腦左右半球與一般人相比也存在差異
B.其他類型樂手的胼胝體纖維也存在與專業(yè)打擊樂演奏者相似的特征
C.專業(yè)打擊樂演奏者在練習打擊樂之前的胼胝體纖維與一般人并無區(qū)別
D.打擊樂業(yè)余愛好者胼胝體纖維粗細程度介于專業(yè)演奏者和普通人之間
【答案】C
【解析】論點:練習打擊樂能夠有效刺激甚至改變大腦結構。
論據(jù):專業(yè)打擊樂演奏者的大腦中,胼胝體中的纖維比一般人少且更粗壯。
A項:論點說的是練習打擊樂能刺激甚至改變大腦結構,該項說的是專業(yè)打擊樂演奏者的大腦結構與一般人的大腦結構有差異,但是不知道是不是由于練習打擊樂導致的,屬于不明確項,無法加強,排除;
B項:論點說的是練習打擊樂能刺激甚至改變大腦結構,該項說的是其他類型樂手,話題不一致,無法加強,排除;
C項:如果專業(yè)打擊樂演奏者在練習打擊樂之前的胼胝體纖維與一般人不一樣,那么就不能通過練習打擊樂后與一般人大腦胼胝體的對比得到論點練習打擊樂能改變大腦的結構,該項為論點成立的必要條件,可以加強,當選;
D項:論據(jù)指出專業(yè)打擊樂演奏者胼胝體纖維比普通人粗,而選項指出業(yè)余愛好者介于專業(yè)演奏者和普通人之間,即專業(yè)>業(yè)余>普通,補充論據(jù)證明打擊樂演奏對胼胝體纖維有影響,具有一定的加強作用,但不是論點成立的必要條件,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2.要控制冰川的退縮,一勞永逸的方法只有節(jié)能減排、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遏制地球氣溫升高。只有這樣,冰川的加速退縮才能從根本上得到控制。如果不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歐洲阿爾卑斯山將有94%的冰川會在100年內消失掉,也許人們只能在冷庫中看到一點剩余的冰川冰。
由此可以推出:
A.如果節(jié)能減排、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遏制地球氣溫升高,就能夠控制冰川的退縮
B.如果歐洲阿爾卑斯山有94%的冰川在100年內消失掉,那就說明溫室氣體排放沒有減少
C.除非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否則歐洲阿爾卑斯山將有94%的冰川在100年內消失掉
D.只要節(jié)能減排、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遏制地球氣溫升高,就能控制冰川退縮
【答案】C
【解析】翻譯題干:
①冰川的退縮得到控制→節(jié)能減排、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遏制地球氣溫升高
②-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歐洲阿爾卑斯山將有94%的冰川會在100年內消失掉
A項:翻譯為“節(jié)能減排、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遏制地球氣溫升高→冰川的退縮得到控制”,是對①的肯后,但肯后得不到確定性的結論,無法推出,排除;
B項:翻譯為“歐洲阿爾卑斯山將有94%的冰川在100年內消失掉→-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是對②的肯后,但肯后得不到確定性的結論,無法推出,排除;
C項:翻譯為“-歐洲阿爾卑斯山將有94%的冰川在100年內消失掉→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是對②的否后,否后必否前,可以推出,當選;
D項:翻譯為“節(jié)能減排、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遏制地球氣溫升高→冰川的退縮得到控制”,是對①的肯后,但肯后得不到確定性的結論,無法推出,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3.DNA甲基化嚴密控制著基因的表達,在腫瘤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DNA出錯且甲基化缺失是導致癌癥的一個重要成因。幾乎所有的人類腫瘤中都存在腫瘤相關基因的異常甲基化。因此,DNA甲基化異常是癌癥發(fā)生的一種警示性標志。研究者據(jù)此認為,可以使用DNA甲基化作為一種全新的癌癥檢測篩查標志物,來有效識別結直腸癌、肺癌、乳腺癌和肝癌等腫瘤。
以下各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上述研究者觀點的是:
A.腫瘤抑制基因啟動子區(qū)往往發(fā)生DNA高甲基化,而癌基因啟動子區(qū)則呈現(xiàn)出低甲基化
B.DNA甲基化檢測方法不斷涌現(xiàn),既說明該研究難度大,也說明這些方法都有其局限性
C.DNA甲基化檢測方法具有生物學的穩(wěn)定性,且樣本需求量少,檢查過程更加簡單快捷
D.基因啟動子區(qū)異常甲基化在多種人類疾病發(fā)生發(fā)展機制的研究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答案】A
【解析】論點:可以使用DNA甲基化作為一種全新的癌癥檢測篩查標志物,來有效識別結直腸癌、肺癌、乳腺癌和肝癌等腫瘤。
論據(jù):DNA甲基化異常是癌癥發(fā)生的一種警示性標志。
A項:該項指出腫瘤抑制基因啟動子區(qū)呈現(xiàn)DNA高甲基化,而癌基因啟動子區(qū)呈現(xiàn)DNA低甲基化,解釋了為什么DNA甲基化可以作為癌癥檢測篩查的標志物,解釋原因,可以加強,當選;
B項:該項討論DNA甲基化檢測方法的研究難度以及局限性,但并未提及DNA甲基化是否可以作為癌癥檢測篩查的標志物,與論點討論的話題不一致,無法加強,排除;
C項:該項討論DNA甲基化檢測方法有穩(wěn)定性高、簡單快捷等優(yōu)勢,但并未提及DNA甲基化是否可以作為癌癥檢測篩查的標志物,與論點討論的話題不一致,無法加強,排除;
D項:該項討論基因啟動子區(qū)異常甲基化在研究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但并未提及DNA甲基化是否可以作為癌癥檢測篩查的標志物,與論點討論的話題不一致,無法加強,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4.有人認為,師范院校的擬聘教師應該先到中小學任教一段時間,通過考核后,才可以正式聘任。這是因為師范院校的教師如果連中小學生都教不好,他們又如何能培養(yǎng)好中小學校的教師呢?
以下選項為真,最能質疑上述結論的是:
A.師范院校的教師并非全都參與中小學教師的培養(yǎng)
B.優(yōu)秀的中小學教師不一定能勝任師范院校的教師崗位
C.一名好的中小學教師是在中小學教育實踐中成長起來的
D.對中小學生的教育要求和對中小學教師的培養(yǎng)要求是不同的
【答案】D
【解析】論點:師范院校的擬聘教師應該先到中小學任教一段時間,通過考核后,才可以正式聘任。
論據(jù):師范院校的教師如果連中小學生都教不好,他們就培養(yǎng)不好中小學校的教師。
A項:師范院校的教師并非全都參與中小學教師培養(yǎng),題干并未討論這個比例問題,無法削弱,排除;
B項:切斷了優(yōu)秀的中小學教師和師范院校的教師崗之間的關系,即中小學任教合格的老師也不一定能成為師范院校教師,“不一定”為可能性削弱的表述,保留;
C項:該項討論好的中小學教師是如何成長,與論點討論的師范院校的擬聘教師主體不一致,無法削弱,排除;
D項:切斷了中小學生的教育要求和中小學教師的培養(yǎng)要求之間的聯(lián)系,即中小學任教合格也不能說明就可以成為師范院校教師,削弱論點,保留。
比較B、D兩項,B項為可能性的削弱,D項為確定性的削弱,故D項更為合適。
故正確答案為D。
5.深度學習是一系列復雜的算法,使計算機能夠識別數(shù)據(jù)中的模式并作出預測。研究人員利用深度學習技術訓練AI系統(tǒng)自動讀取視網(wǎng)膜掃描數(shù)據(jù),并識別那些在接下來的一年中患心臟病風險較高的人。研究人員認為該項技術有可能徹底改變傳統(tǒng)的心臟病篩查方式。
上述論證的成立須補充以下哪項作為前提?
A.視網(wǎng)膜掃描數(shù)據(jù)反映的微小血管變化是預測心臟疾病較為靈敏的指標
B.心臟病篩查需要進行復雜且昂貴的超聲心動圖或心臟磁共振成像檢查
C.視網(wǎng)膜掃描相對便宜,并且在許多配鏡服務中被使用
D.AI系統(tǒng)是解開自然界中存在的復雜模式的絕佳工具
【答案】A
【解析】論點:深度學習技術有可能徹底改變傳統(tǒng)的心臟病篩查方式。
論據(jù):研究人員利用深度學習技術訓練AI系統(tǒng)自動讀取視網(wǎng)膜掃描數(shù)據(jù),并識別那些在接下來的一年中患心臟病風險較高的人。
A項:該項說的是視網(wǎng)膜掃描數(shù)據(jù)反映的微小血管變化可以用來預測心臟疾病,將“視網(wǎng)膜掃描數(shù)據(jù)”和“心臟病篩查”建立了聯(lián)系,屬于搭橋項,可以加強,當選;
B項:該項說的是心臟病篩查需要進行復雜且昂貴的超聲心動圖或心臟磁共振成像檢查,而論點討論的是深度學習技術有可能徹底改變傳統(tǒng)的心臟病篩查方式,話題不一致,無法加強,排除;
C項:該項說的是視網(wǎng)膜掃描相對便宜且在配鏡中使用很多,而論點討論的是深度學習技術有可能徹底改變傳統(tǒng)的心臟病篩查方式,話題不一致,無法加強,排除;
D項:該項說的是AI系統(tǒng)是解開自然界中存在的復雜模式的絕佳工具,而論點討論的是深度學習技術有可能徹底改變傳統(tǒng)的心臟病篩查方式,話題不一致,無法加強,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