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人類探究宇宙的主要觀點和內容,了解宇宙大爆炸模型的內容;
2.通過對宇宙演化過程的研究,進一步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3.通過體會對科學家探索宇宙奧秘的過程,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太陽系的組成和人類探究太陽系和宇宙的探索歷程;
難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
三、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導入:
早在遠古時代,人們就開始了對宇宙的探索,利用多媒體展示公元705年中國古代制作的敦煌星圖、瑪雅人觀星臺和英國巨石陣等古人對于宇宙的探索過程,提問學生還知道哪些古人探索宇宙的事跡。導入新課——宇宙探秘。
環(huán)節(jié)二:新課講授
(一)“地心說”
公元2世紀,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創(chuàng)造了“地球中心說”,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天上的日月星辰都是繞著地球運動。這種學說正符合“上帝創(chuàng)世說”的需要,為教會提供了控制民眾的依據。
(二)“日心說”
直到16世紀,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完成了自己的著作《天體運行論》,首先提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樣,都是圍繞著太陽運動,而地球也在不停地自轉。哥白尼發(fā)表“日心說”之后,遭到羅馬天主教會的反對,他們對外宣布“日心說”是異端,燒毀了哥白尼的著作。
意大利的布魯諾宣傳和發(fā)展了哥白尼的思想。他說,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它不過是繞著太陽運動的一個行星,空間是遼闊的,宇宙是無限的,星星都是一些遙遠的太陽。教會將布魯諾關進監(jiān)獄,最終送到了羅馬鮮花廣場的火刑堆。
幾年后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出版了“新天文學”一書,第一次指出了行星的運動軌跡是橢圓形的,太陽位于橢圓的一個焦點上。
而意大利的科學家伽利略站在威尼斯的圣瑪爾古斯教堂的塔樓上,第一次用望遠鏡觀測浩瀚的星空,終于發(fā)現了哥白尼所陳述的事實。
(三)星空世界
請同學們大膽說一說,太陽是否是宇宙的中心?然后可以參考教材或者課外書說一說先在的宇宙觀。
地球在太陽系中,太陽在銀河系中,銀河系以外有很多類似于銀河系的星系,星系會多達1000億個。離我們最近的仙女星系距離我們超過200萬光年。“日心說”雖然不是正確的,但是在提出的時候具有很大的先進性,科學研究的過程就是不斷提出新理論,更正舊理論。
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有149597870千米,生活中常用的長度單位對于星星之間的距離來說都太小了,天文學有自己常用的長度單位。
1AU為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
1光年(ly)=9.461×1015m;
這兩個都是長度單位。
[來源:Zxxk.Com]
環(huán)節(jié)三:鞏固提高
播放宇宙大爆炸的科學紀錄片,引導學生歸納分析以下問題。大爆炸理論是什么?如何模擬大爆炸模型?哪些現象支持大爆炸模型。學生通過總結可以回答出:宇宙起源于一個原始的火球發(fā)生的爆炸;大爆炸模型就像吹氣球一樣,氣球表面的小塑料粒彼此遠離;星系光譜的紅移支持大爆炸理論。
環(huán)節(jié)四:小結作業(yè)
小結:請同學談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師生共同梳理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
作業(yè):搜集資料,了解中國人的飛天夢想。
四、板書設計
五、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