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選題
1.關于教學語言的特點,下列說法有誤的是()
A.教學語言要用書面語言,不能用口頭語言來表達
B.教師在語言表達中應當充滿感情色彩
C.課堂上的語言活動應該具有計劃性與目的性
D.教學語言要具有藝術性、生動形象、富有表現力
2.以直接經驗為主的課程,其典型的表現形式是()
A.學科課程
B.活動課程
C.綜合課程
D.融合課程
3.某教師教授《景陽岡》時發(fā)現學生積極性不高,便靈機一動,讓學生替武松寫一封求職自薦信,學生表現出濃厚的學習興趣。這體現出教師勞動的()
A.復雜性
B.長期性
C.創(chuàng)造性
D.示范性
4.王老師能根據學生的學習活動判斷學生使用的是什么樣的學習策略。這說明學習策略具有()
A.主動性
B.遷移性
C.外顯性
D.內隱性
5.根據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希望多交朋友是為了滿足()
A.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自我實現的需要
D.歸屬與愛的需要
判斷題
6.教學就是上課。()
7.教育在個體身心發(fā)展中起的作用是無條件的。()
8.視敏度是指視覺辨別物體細節(jié)的能力,一個人辨別物體細節(jié)的尺寸越大,視敏度越高。()
9.實物直觀的優(yōu)勢在于容易突出事物的本質要素和關鍵特征。()
10.高尚的學習動機的核心是利他主義。()
【參考答案解析】
1.A【解析】良好的教學口語是每個教師應具備的基本教育教學能力,它既具有書面語的準確、嚴密等特點,又具有口語的通俗和流暢的特點。
2.B【解析】直接經驗為主的課程,典型的表現形式是活動課程,認為課程應當是一系列學生自己組織的活動,學生通過活動學習,獲得經驗,培養(yǎng)興趣,解決問題,發(fā)展能力。
3.C【解析】教師通過改變教學內容的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了教師勞動的創(chuàng)造性特點。
4.C【解析】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常常需要進行某些外部的學習操作,并對此做出適當的監(jiān)控,表現出外顯性特點。題干所述體現了學習策略的外顯性。
5.D【解析】歸屬與愛的需要,也稱社交需要,是指每個人都有被他人或群體接納、愛護、關注、鼓勵及支持的需要。故題干中希望多交朋友是為了滿足歸屬與愛的需要。
6.×【解析】上課是實施教學的一種方式,教學工作以上課為中心環(huán)節(jié),二者不能等同。
7.×【解析】學校教育對人的身心發(fā)展起主導作用和促進作用,其實現是有條件的,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
8.×【解析】視敏度是指視覺辨別物體細節(jié)的能力,一個人辨別物體細節(jié)的尺寸越小,視敏度越高。
9.×【解析】實物直觀往往不易突出事物的本質要素。模像直觀可以人為地排除一些無關因素,突出本質要素。
10.√【解析】按學習動機的社會意義,可將學習動機分為高尚的學習動機和低級的學習動機。高尚的學習動機的核心是利他主義,學生把當前的學習同國家和社會的利益聯(lián)系在一起。